肇东市公安局关于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机构: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1-07-05 10:08 浏览:2398次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整顿校园安全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切实维护校园持续安全稳定,市局决定,自即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参照绥化市公安局《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为做好我市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聚焦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打造校园安全升级版,扎实抓好全市校园安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实现校园安全“四个坚决防止、三个坚决保障”的工作目标,即坚决防止因教育领域矛盾问题引发学生校外聚集、游行及集体访事件,坚决防止因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发生暴力伤害师生恶性案件,坚决防止因学校安全管理不严格发生影响恶劣的校内案事件,坚决防止因涉校案事件应对处置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重大舆情事件,坚决保障在校师生、幼儿的人身安全,坚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坚决保障校园周边社会面治安平稳。

二、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由党委书记、局长张国辉任组长,由副局长张洪建、李胜军、王西乔任副组长的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即办公室、情报信息组、高校政治安全组、校园安保组、侦查打击组、舆情导控组。具体为:

(一)办公室。由治安管理大队牵头,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于立国任主任,局办公室、户政大队、情报大队、警务督察大队、政治处、政治安全保卫大队、经侦大队、反邪教大队、刑警大队、巡特警大队、网安大队、技侦大队、交警大队、法制大队、禁毒大队、出入境管理大队参加。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加强与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统筹组织开展、协调指导校园安全专项整顿的各项工作。

(二)情报信息组。由情报大队牵头,情报大队大队长崔旭东任组长,指挥中心、政治安全保卫大队、经侦大队、治安管理大队、反邪教大队、巡特警大队、网安大队、技侦大队参加。负责涉校情报信息的搜集汇总研判分析和网络监控。

(三)高校政治安全组。由政治安全保卫大队牵头,政治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刘明田任组长,情报大队、指挥中心、治安管理大队、网安大队、技侦大队参加。负责对我市高校维稳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高校涉政案事件中幕后策划、内外勾联等开展专案侦察,密切关注重点人、美西方国家驻华使领馆、重点境外非政府组织、外媒记者动向,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人员插手利用。

(四)校园安保组。由治安管理大队牵头,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于立国任组长,户政大队、政治安全保卫大队、反邪教大队、巡特警大队、网安大队、交警大队、禁毒大队、出入境管理大队和城乡派出所参加。负责组织开展对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校园周边托管场所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强化内部安全防范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指导做好涉校案事件现场应对处置和社会面治安防控,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

(五)侦查打击组。由刑警大队牵头,刑警大队大队长武立志任组长,政治安全保卫大队、经侦大队、治安管理大队、网安大队、技侦大队、禁毒大队参加。负责办理涉校涉生刑事案件,对恶性涉校涉生案件、“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以及组织、教唆在校学生卖淫、吸贩毒等案件开展专案打击。

(六)舆情导控组。由政治处牵头,政治处副主任牟金辉任组长,政治安全保卫大队、经侦大队、治安管理大队、刑警大队、网安大队参加。负责开展重大涉校涉生案事件的舆情应对措施特别是“三同步”原则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完善舆情导控预案,严密监测舆情动态,封堵删除网上负面有害信息,落地查处造谣滋事人员。对发生的涉教育领域敏感案事件,积极协同宣传和网信部门,加强新闻媒体和网络舆情导控,引导正面发声,指导做好法律宣传、政策解释等工作。

三、工作措施

此次校园安全专项整顿的工作范围是全市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及校外(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和校园周边托管场所,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对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内保责任制情况和校园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实情进行逐校核査,通过检査文件台账、谈话询问、走访调查等方式,掌握校园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安全责任不落实、机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要向校方书面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并书面通报教育局。

(二)全面落实校园封闭化管理措施。对中小学、幼儿园实体防范设施建设达标情况进行全面排査,逐一建档记录,由检查人员和被检学校负责人双方签字确认。对校园校门、围墙、护栏高度、材质、牢固程度等不达标的,要下达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通报教育局;对校门、围墙、护栏缺失,未能实施全封闭管理的,还应立即向党委、政府书面报告。其中,对具有重大风险隐患,在期限内未能完成整改的,要由市局审核后报绥化市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绥化市公安局领导批准后,报省公安厅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

(三)全面彻底清理整顿校园安保人员。对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配备情况进行全面排査梳理,对存在专职保安员超龄、无证上岗、数量不达标和安防器械器材不到位等问题的,要督促学校7天内完成整改;对安保人员素质、技能有所欠缺的,要指导学校开展培训考核和实战演练,提升能力素质。

(四)进一步加强高峰勤务和“护学岗”。落实落靠中小学、幼儿园上下学高峰期校园门口值守,交警、校警、派出所民警“高峰勤务”、“护学岗”执勤、巡特警“1、3、5分钟”快速反应处置机制的执行情况。要认真听取学校师生、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高峰值守”、“高峰勤务”制度,构建“高峰勤务”保点、动态巡控保线、点线联动互补的快速反应防控机制。要积极发动学生家长、校园周边商铺业主员工以及街道、社区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加入重点时段护学工作,各派出所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对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必要的培训,适度扩大校园周边防控范围,打造校园周边安全区域。

(五)严密掌控校园周边重点人员。要开展涉校恶性案件“回头看”,认真分析近年来针对在校师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特点和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梳理、查找本辖区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重点人管控方面存在的盲区和薄弱环节,及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要充分发挥社区民警工作在社区、在群众中的优勢,不断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了解社情民意,扎实做好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上访重点人管控工作,深入排查发现因投资失败、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债务纠纷和重大家庭变故等导致意志消沉、思想极端、对社会严重不满人员情况,尽早发现矛盾激化苗头,提前洞悉风险隐患迹象,及时会同网格员开展矛盾化解,落实对重点人员动态管控和轨迹掌控等措施。

(六)持续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会同教育局、综合执法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治安乱点持续开展整治,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营造良好治安环境。城乡派出所要会同辖区学校针对校园欺凌、“校闹”、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等情况开展专项整治,交警大队要持续排查治理校车安全隐患,优化完善校园周边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推动校园及周边警务室或治安岗亭正规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继续强化校园安防能力建设,专职保安员配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护学岗”建设,四个百分之百必须如期达标。

(七)全面开展教职员工身份信息核查。城乡派出所要加强对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校园周边托管场所教职员工开展身份信核查和动态评估,对发现的违法犯罪在逃人员、“三非”外国人立即采取控制措施,依法处理。对发现的治安重点人、有犯罪前科人员和吸毒人员等要指导学校和相关机构提出处理意见,依法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及时调换或调离不宜从事校内工作的人员。

(八)进一步强化涉校情报工作。情报大队、政治安全保卫大队要加大对涉校情报工作搜集力度,重点搜集与高校独立学院转设有关的煽动性、串联性、勾联性、行动性情报,涉校民营资本资金流有关情报,实施涉校、涉生犯罪活动和制造重大影响的情报。工作中,要遵循“谁上报、谁核查”的原则,对重大行动性、破坏性情报线索,要坚持“边上报、边核查”。要建立完善涉校情报研判制度,对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加强综合分析研究,开展风险评估,掌握规律特点,主动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并及时上报。

(九)切实提升打击力度和精度。各单位要对办理的涉校刑事案件进行自检自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敏感性对涉校涉生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办,进一步提高对涉校涉生案件的反应速度和打击精度。对暴力伤害在校师生、煽动师生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教唆、组织在校学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校园贷”、电信网络诈骗,利用校外培训机构实施诈骗、“圈钱跑路”等犯罪活动,要组织精干人员、快侦快破。

(十)进一步严密网络管控措施。网安大队要针对当前涉校安全形势和特点,切实加强对各类网络平台的信息监测和管控,及时删除、封堵各类违法违规信息,对发布煽动性、串联性、行动性信息和造谣传谣的,要立即落地查人,依法处理,并落实必要的管控措施,坚决防止内外勾联,坚决防止网上动向落地演化为网下行动。要加强对境外网站特别是敌对网站的监控,对危害突出的境外网站视情采取反制措施。

(十一)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情报大队要会同教育局、宣传、网信办、卫健局、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涉校安全风险,推动建立完善涉校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对各部门、学校、基层组织发现的可能影响校园安全稳定或引发涉校案事件、事故的风险隐患,要加强核查硏判,对有现实风险的,要及时通过预警机制向学校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发出预警建议或安全警示、提示。对重大、突出的风险隐患,公安机关要会同教育部门统筹应对,推动前端解决问题,切实做到下先手棋、打主动,实现预警在早、处置在小。

(十二)细化完善舆情导控机制。政治处要建立完善涉校突发案事件的舆情导控机制,要按照“三同步”原则要求,完善舆情导控工作预案,并提前分类制定用于舆情导控的口径模板,确保一旦发生涉校突发案事件,公安部门和学校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引导舆论。并积极协调新闻宣传主管部门,严格控制媒体对涉校涉生案件的报道尺度,不得报道案事件细节,不得发布血腥图片和视频,防止过度报道、关联报道。

(十三)周密做好应急处突准备。治安大队、刑警大队、巡特警大队、政治安全保卫大队和城乡派出所要加强对涉校突发案事件预案体系建设,充分设想可能发生的各类涉校突出情况,对高校聚集表达诉求事件、暴力伤害学生案件、校内恶性案件、校园欺凌事件学生自杀事件等,分类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指挥责任和处置程序,要会同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切实做好应急处突准备。检查各学校制定的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并细化完善各项措施。

(十四)依法妥善处置涉校涉稳事件。进一步完善处置涉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审慎应对校内聚集,有效管控集会游行,果断处置严重暴力行为。对校内出现的小规模聚集平和表达诉求的,要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教育劝导、政策解读、法治宣传等工作,指导学校做好秩序维护和应急准备。对在校内聚集打横幅、喊口号的,要做好远端集结备勤,加强外围封控,防止蔓延校外,对情绪激动、不听劝导、持续煽动的,应适时带离现场。对发生打砸抢烧等暴力行为的,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制止。

(十五)持续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治安大队、交警大队、禁毒大队和城乡派出所要继续选派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民警兼任学校法制辅导员、副校长,结合公安机关走访、检查任务和学校安全教育需求、学生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定期对在校教职工、学生、幼儿开展法律知识、反欺凌反暴力、防不法侵害、抵制毒品以及交通安全、心理疏导等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

四、职责分工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针对校园安全整顿工作的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开展工作。

(一)情报大队。牵头情报信息组工作,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高校政治安全组工作。负责涉校情报信息收集硏判和预警防范,对每日全市校园周边安保力量和勤务情况进行调度,指导各单位做好重大涉校案事件指挥处置。

(二)警务督察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督导检查各单位校园安全整顿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对有关事件现场的处置工作进行监督检査。

(三)政治处。牵头舆情导控组工作,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制定专门的校园安全重大舆情应对预案,加大与宣传主管部门沟通会商,及时正确引导舆论,防止形成负面炒作。

(四)国保大队。牵头高校政治安全组工作,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其他各职能组工作。负责维护高校政治安全,组织开展涉政案事件的专案侦察等工作。

(五)经侦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情报信息组、打击组、舆情导控组工作。负责对校外培训机构、民办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资金链断裂“爆雷”等风险因素进行调查研判,对“校园贷”等涉校涉生多发经济犯罪活动组织侦查打击。

(六)治安管理大队。牵头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校园安保组工作,参与其他各职能组工作,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运转,每日汇总全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情况,指导各单位并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各项工作。

(七)反邪教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情报信息组、校园安保组工作。负责收集邪教人员渗透高校的情报信息,指导开展对高校、中小学的反邪教宣传教育。

(八)刑警大队。牵头侦査打击组工作,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对全市涉校涉生案件开展侦查打击。

(九)巡特警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情报信息组、校园安保组工作。负责对校园的反恐工作进行检查,收集涉恐人员渗透高校的情报信息,做好对“内高班”学生的动态掌控,指导开展校园反恐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十)网安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职能组工作。负责加强网上涉校涉生信息监测和情报搜集,开展研判风险评估,指导做好教育行业重要网络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对有关煽动性、行动性、破坏性信息开展落地查人。

(十一)技侦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情报信息组、高校政治安全组、侦查打击组工作。负责指导协调、部署落实相关涉校涉稳技术侦控工作,收集涉校涉稳情报和预谋、组织实施针对学校、在校师生犯罪活动的行动性信息。

(十二)交警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校园安保组工作。负责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及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十三)法制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负责协助研究解决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

(十四)禁毒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校园安保组、侦査打击组工作,指导落实防范毒品进校园工作,开展校园禁毒宣传教育。

(十五)出入境管理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校园安保组工作,负责加强对“黑外教”治理,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非法聘用外籍人员开展排查整治,依法处理。

(十六)户政大队。参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校园安保组工作,负责校园警务室建设,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加大对校园周边治安重点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力度,建立监管组织,落实管控措施。

五、时间步骤

(一)集中整顿阶段(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至2021年7月10日)

以方案中的工作内容为重点,组织警力会同教育等相关部门认真开展梳理排查,查找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规范、标准的要求,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对能够现场整改的,要当场监督整改;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下达治安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同时通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在下达整改通知书、通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时,要立即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对存在现实困难,短期内难以整改到位的,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下,积极配合、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指导落实补救措施或替代性措施,确保7月10日前所有风险隐患存量均得到有效处置。

(二)动态清零阶段(2021年7月11日至12月31日)

按照公安部、省厅关于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中心工作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把此次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融入安保维稳工作整体布局,形成“打、防、控、管、建、改”同步开展、互相推动、相辅相成的工作格局。要坚持“打防结合、公秘结合、疏堵结合、网上网下结合”,建立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的动态清零机制。要大力推动、督促、指导学校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持续不断开展走访检査和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校教职员工、在校师生、学生家长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对各类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及时控制、妥善处置。

(三)固化提升阶段(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

对此次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梳理工作中积累的数据资源、提炼经验做法,查找漏洞短板、改进工作措施,固化长效机制。对工作中的各项打防控管建措施的效果开展评估,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校园安保工作,促进提升公安机关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掌控力。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周密组织部署。要清醒认识当前校园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工作的紧迫性,充分认识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对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危机意识和使命担当,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细致周密部署,确保专项整顿工作部署到位、执行到位、效果到位。

(二)找准突出问题,一盯到底整顿。各单位要深入校园,广泛听取在校师生、家长、周边群众、基层教育管理干部和基层民警的意见建议,切实找准校园安全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督促指导整改工作,做到排查问题不遗不漏,整顿落实一盯到底,坚决防止走马观花、雨过地皮湿。

(三)加强协作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任务,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位。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要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究责任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党纪政纪责任和法律责任。

(四)注意方式方法,严守工作纪律。在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充分认识涉校涉生案事件的敏感性,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切实注意方式方法,维护人民警察良好形象,严防激化矛盾。在处置涉学校稳定事件时,要坚持“三个慎用”原则,充分依靠学校和教育部门进行化解。对需要公安机关进行现场处置的,原则上不得携带杀伤性武器,谨慎使用警械,依法依规稳妥处置。工作中要严防用语不文明、处置不规范而授以柄引发炒作。

(五)加强情收集,及时报送信息。各单位要注重做好相关情况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确定1名联络员做好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对接,每日报告当日辖区校园安全稳定动态情况。7月10日前,要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集中整顿阶段的工作情况;10月25日前,报送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2022年1月2日、7月2日前,分别报送动态清零阶段小结和专项整顿工作总结。重要世界十大博彩公司_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突出经验做法随时上报。重大案事件、重要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